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

教歷史 布袋戲講國語、泰雅族和日語


中國時報【詹伯望/專題報導】



源自閩南的布袋戲人人愛看,可是最近有一種穿著泰雅族服飾、紋面的布袋戲偶,在臺北市平等國小的「巧宛然」戲臺上穿梭來去,口操國語、泰雅族語和日語,肯定就少人看過了。這其實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推廣歷史教育的一項嘗試性做法。

已有廿三年歷史的平等國小巧宛然掌中劇團,取材自臺史博的繪本《彩虹紋面》第一次嘗試表演原住民的故事,感到特別新鮮有趣。小朋友演出後才了解泰雅族少女紋面原是一種成年禮,她們相信紋面的女孩死後可以通過美麗的彩虹橋,和祖先相見。下回再到原住民國小巡迴,「巧宛然」就不怕原住民聽不懂了。

其實這只是臺史博各項嘗試之一。臺史博的教育推廣還絞盡腦汁試著把歷史知識轉化成戲劇、繪本、漫畫,漂亮的成果陸續呈現,《彩虹紋面》入選參加今年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,並獲國內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《繪本棒棒堂》季刊推薦為二○○九年優良圖畫書;《觀.臺灣》季刊則打敗七千九百多個對手,獲得第二屆國家出版獎入選作品的殊榮。更早之前,《製作福爾摩沙》一書獲得二○○六年中國時報《開卷》版的十大好書,《臺灣生活圖曆》獲得二○○七優良政府出版品獎,DVD套書《片格轉動間的臺灣顯影》也深獲好評。

對臺史博來說,博物館早已不只是博物館,也不該只是博物館而已。同樣的素材,想盡辦法不斷發展出各種可能,做跨領域的結合。因此臺史博和臺南大學合作設計「博物館劇場」,在常設展「斯土斯民─臺灣的故事」的架構下,開發出《彩虹橋》、《一八九五開城門》、《草地郎入神仙府》、《大肚王傳奇》等四齣原創劇本,運用互動演出的手法,將觀眾化身為演員,親身體驗面對歷史抉擇的那一刻。這開啟了臺灣博物館劇場展演的先河。

編導《彩虹橋》的臺南大學戲劇系老師許瑞芳表示,一開始她還擔心這主題太嚴肅,怕孩子們難以理解,不過事後看到他們在戲內戲外都能作出積極回應,不由大為放心,再次肯定教習劇場運用藝術象徵深化歷史議題的價值。

但劇團演出需要大量的人力,所以臺史博就又嘗試製作繪本;繪本有所不足,便又轉換成布袋戲,《彩虹紋面》就是這樣的最後產物。透過戲劇,臺史博讓觀眾了解歷史的同理心,以及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尊重。

文章來源: 中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